麻豆社

CN / EN

学院新闻
学生活动

麻豆社 :多维度开展科普月活动

2025/10/01

麻豆社 依托土木、水利、力学等学科优势,整合科研与教学资源,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以小小科学家进课堂”、“研新生实验室参观霍普金森杆技术科普为主题的系列科普活动。活动覆盖小学生至研究生群体,将专业工程知识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学习体验,激发不同阶段学子对科学的探索热情。

科普进校园:点亮小学生对桥梁世界的兴趣

9月24日下午,学院小小科学家进课堂活动走进南淝河小学,以神奇的桥梁世界为主题,为40余名小学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。活动由讲师王贝贝与研究生郑紫玲共同组织,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。

王贝贝从认识身边的桥引入,引导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所见桥梁的类型与特点,逐步解析桥墩、桥面、拱肋等关键结构的工作原理。通过云游览赵州桥与金门大桥,她向同学们展示了跨越时空的工程智慧。郑紫玲现场演示纸桥承重实验,将普通A4纸折叠后承载多本课本,生动展现结构力学原理,激发了同学们的动手实践兴趣。

科研启新程:助力研究生新生融入实验环境

同日下午,学院组织2025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观结构实验室。活动特邀周平老师讲解,帮助新生快速熟悉科研环境。周平首先介绍了实验室的整体布局及其在科研与教学中的定位,随后带领新生逐一参观液压伺服加载系统、万能试验机、振动台等核心设备,并结合演示详细拆解结构静力加载全过程——从试件的精准安装、荷载的逐级施加,到应变数据的实时采集。以混凝土梁为例,他展示了材料从弹性变形直至极限破坏的完整过程。

互动环节中,研究生新生围绕实验设计思路、传感器布置方法及安全操作规范踊跃提问,周平一一作出解答。此次活动搭建了理论—实践的衔接桥梁,深化了新生对结构实验技术的理解,激发了科研探索热情,为未来学位论文工作打下基础。

前沿解奥秘:探秘霍普金森杆与材料动态力学

作为科普月的重点活动,力学实验室面向师生开放霍普金森杆(SHPB)实验展示,使材料动静力学差异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物理现象。

讲解老师系统梳理了该技术的发展脉络:自1914年B. Hopkinson提出冲击压力测定方法以来,历经百年发展,霍普金森杆已成为研究材料在高应变率下力学响应的核心实验手段。霍普金森杆能够模拟高速碰撞、爆炸等极端工况,真实还原材料动态行为。现场演示中,老师阐释了实验原理——打击杆撞击输入杆产生入射应力波,通过精确测量波参数,可计算出材料的应变率、应变与应力。

学院通过小学生科普启蒙、研究生科研入门、师生共探前沿系列活动,构建起基础教育—高等教育贯通的科普教育链条。系列活动不仅充分彰显了学科与科研资源优势,更践行了科普与人才培养相融合的教育理念,为青少年播撒科学种子,为研究生夯实科研基础。

李雪/文

吴晨雪/图

王东坡/审


联系方式 学院地址: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联系电话:0551-62902066 院长信箱:mdshe88.com

麻豆社-麻豆社视频@版权所有